【2025最新】想長高要吃什麼?小兒內分泌許鈺敏醫師實證飲食完整指南

醫淬思官方

醫淬思官方

2025年3月25日 上午 7:14

許鈺敏醫師-兒童遺傳內分泌專科

前言、

許鈺敏醫師表示常常被孩子的父母問到:「孩子想長高,要吃什麼?」。然而,這個問題其實問的不夠精確,因為食物不是藥物,我們很難證明吃了哪種食物就一定可以長高,只有均衡飲食和充足營養才能讓每個孩子健康的長大。事實上,孩子本來就是會長高的個體,只要有足夠熱量,天然就會發育;但差別就在於:孩子的營養是否充足、健康與否,能不能長得更好。

所以,每個父母真正想問的其實是:「到底要怎麼吃才能讓孩子長得更高、更健康?」網路上有很多的文章,但內容都很碎片,也缺乏足夠的論文支持。而本篇文章,許醫師整理過50篇國內外研究論文,希望能夠臻姮幫助父母解答:「想長高要吃什麼?」

飲食品質真的會影響孩子身高!

「You are what you eat!」

研究發現,食物的品質越高,對健康越好,包括降低血糖、血壓、血脂、肥胖及身體發炎的風險。重要的是,好的飲食品質更能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和身高。像2019、2020年伊朗研究指出,吃越多營養豐富食物的女孩,比同齡人明顯更高;2021年美國研究也發現高品質飲食對兒童身高有幫助。而2022年台師大盧立卿教授團隊更證實,臺灣孩子飲食品質越高,成長速度越快,而且不容易胖。這些研究讓我們更清楚:飲食品質決定了孩子長得高不高、健不健康。


〈延伸閱讀:晚睡導致早熟風險暴增 7 倍!爸媽一定要警惕!

想長高要吃什麼?臺灣健康飲食指數告訴你!

盧教授團隊設計的「改良版臺灣健康飲食指數(HEI-M)」能更好的幫大家清楚掌握孩子的營養攝取狀況。指數滿分是100分,每10分為一級,從A級到E級,越高分表示飲食越健康。

指數項目說明

  • 滿分10分項目:全穀類、水果類、乳製品類、脂肪酸比例。
  • 吃越多越扣分:精製穀類、鈉、添加糖、飽和脂肪酸占總熱量比例。
  • 滿分5分項目:蔬菜類、深色蔬菜類、豆蛋魚肉類、水產及動物性蛋白質。

研究表明,北部青少年平均分數只有51.3分,我自己計算後也只有50分,不及格很正常!而且研究還發現,孩子年齡越大,飲食越不健康,11歲約52.6分,到15歲降到49分,青春期正是發育黃金期,但營養反而越來越差,這樣真的非常可惜!


孩子飲食最常出現哪些問題?

1. 澱粉來源不均衡

  • 孩子吃太多白飯、麵包這類精製澱粉,卻很少吃全穀類,造成巨大的20分失分!
  • 小建議:如果改吃玉米、地瓜、馬鈴薯來取代部分白飯,就能輕鬆增加十幾分!

2. 乳製品攝取不足

  • 台灣孩子普遍每天乳製品攝取不到1.5份(約360ml),導致明顯失分。
  • 小建議:奶粉、保久乳、鮮奶、無糖優格都可以,每天至少喝1.5份,孩子更有機會長高!

3. 蔬果量嚴重不足

  • 大多數的孩子一天蔬果量不到建議量的一半,造成營養缺口,造成嚴重健康問題。
  • 小建議:每天確保兩大碗蔬菜(深色蔬菜佔一半)加上兩份拳頭大小的水果。

4. 蛋白質選擇不均衡

  • 孩子蛋白質吃夠了,但主要集中在肉類,很少吃水產或豆製品,營養種類單一。
  • 小建議:按照「豆魚蛋肉」順序,多吃魚類和豆類食物,營養更全面。

5. 鈉含量過高

  • 台灣青少年普遍吃得太鹹,嚴重影響健康。
  • 小建議:清淡飲食,少鹽、少糖、少肥肉,用天然香料增添風味!



FAQ常見問題

Q1:孩子想長高最該注意哪個營養?

A1:沒有單一最重要的營養素,要均衡攝取全穀類、乳製品、水果蔬菜及優質蛋白質,整體飲食品質好才最有效。

Q2:真的有吃了就能快速長高的食物嗎?

A2:實證研究證明並沒有這種單一食物,想長高要吃什麼,重點還是均衡飲食,而非單一神奇食材。

Q3:我家孩子挑食很嚴重怎麼辦?

A3:試試不同烹調方式讓孩子接受多樣化食物,像馬鈴薯、玉米或地瓜,或以豆漿、優格取代單一乳製品,都有助提升飲食均衡度。


結論:吃對食物,讓孩子健康長高不是夢

其實每個父母最擔心的事情都一樣,無非就是孩子的健康和未來。除了充足的睡眠與規律的運動之外,該怎麼吃才能讓孩子獲得足夠的營養、順利長高,是許多家長始終放心不下的問題。「想長高要吃什麼?」這個看似簡單,卻沒有標準答案。因為孩子的生長發育,並不是靠某一種神奇食物就能完成的,而是長期累積出來的整體飲食品質,才是真正的關鍵。

透過「臺灣健康飲食指數」這套簡單又科學的方法,我們不只是憑感覺餵食,而是能有依據地掌握孩子的營養狀態,找出可以改進的地方,逐步打造黃金成長的體質。以下這幾個飲食原則,就是每位家長可以馬上開始做的改變,幫助孩子吃得營養、長得健康:

✔️ 全穀類取代精製澱粉
✔️ 每天兩份水果(每份約一個拳頭大)
✔️ 每天兩大碗蔬菜,其中深色蔬菜佔一半
✔️ 蛋白質攝取以「豆魚蛋肉」為順序,多吃魚和豆製品
✔️ 控制鹽、糖與油脂攝取,減少重口味飲食

讓我們一起努力,陪孩子走在「長高、長好、長健康」的每一步路上。




☆醫療訊息不遺漏,按讚追蹤醫淬思Instagram

☆更多重要醫療新聞訊息,請上醫淬思官網


編者: [ 醫淬思MPH團隊 ]  與 [ 醫淬思AI Lab ]

校閱:許鈺敏醫師|小兒遺傳內分泌專科 

請善用文獻檢索與原文閱讀進行內容驗證與使用!

許鈺敏醫師的自我介紹內容